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门:
查看: 1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 LIE TO ME十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
DNA 发表于 11-7-2 17:33:32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陈晓婉、詹晓燕、李腾飞、孙晨、姜振宇

LIE TO ME停播了。

不知道为这篇文章起个什么标题好,因为它是一部神奇的电视剧,神奇之处既在于剧中的人物,也在于它激发了广大中国粉丝对“微表情”这个新奇词汇的狂热。这部神奇的电视剧停播,是需要怀念,还是需要评论,是需要惋惜,还是需要回顾?什么都不需要,所以只好用这样一个事实的标题来命名此篇。

我们在LIE TO ME停播之际,讨论了下面的十个问题,希望和LIE TO ME粉丝们交流。

1、LIE TO ME中的Lightman是个神奇人物,他能够通过读脸上表情知道一切,理论上有这个可行吗?这个可能吗?

知道一切肯定是电视剧塑造出来的能力。通过对人进行应激微反应分析能够起到最主要的作用,是找到比较靠谱的方向,然后以此为依据,继续挖掘有效的信息。所以,微表情准确读心、判谎,只是电视剧对人物能力的夸张表现。

现实生活中,测谎结论在绝大多数国家都不被认可为物证证据。测谎仪(仪器类)最常见的应用是在侦查过程中,用于排除嫌疑人或者找到侦查方向。连这种有机器、有数据的“客观结论”都不能被认可为真实,更何况是被更多人质疑的主观分析方法呢?实际上,我们目前所参与的真实案件,也仅仅是在分析嫌疑人心理和有价值的侦查线索,并不能用于确定什么结论。所以剧中的什么都能知道,也仅仅是Dr. Lightman个人的形象问题,他的结论也从未被直接用于裁定真相。

总之,所有的“测谎”,法理上都不能用于确定结论,一定要有物证的配合才能进行事实裁定。

2、电视剧中判谎的一些线索,比较眼睛、嘴巴的动作,为什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不准呢?

剧中讲的是每一个个案,包括了背景案情、人物关系、影响因素等具体的情境,以及最重要的被测试人。谁在接受提问和测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在整个案子里边处于什么位置和立场。然后,Lightman问了什么样的问题,他作了什么样的回应,Lightman怎么判断的。

如果要总结判谎的标准,那就请把上述信息全部总结下来,然后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完全一致的情境,才可以套用。情境一致的概率非常非常的低。现在粉丝们总结最多的是,一旦人出现了什么样的反应,就代表他说谎了。不同的事,不同的人,这种颠倒逻辑的总结,肯定会不准确。

3、Lightman在LIE TO ME中构建的形象是瞬间读脸,就是你不吭声,他也可以知道真相。这种瞬间读脸大概是25分之一秒。这个经过训练可能吗?还是有夸张的成分?

25分之一秒是误传,虽然在学者Paul Ekman(美国micro-expression学者,他的研究成果,是LIE TO ME中核心剧情的基础)在其著作中提到过这个数字(三联书店2008年第一版,中文版邓伯宸译。第105页提到过,“微表情一闪而过的时间,不到四分之一秒”,但同页中又接着写道“但如果是一个微表情,就只有二十五分之一秒的时间,……”)。这个数字肯定存在误差。我们中国大陆地区视频回放,用的PAL制式,25帧/秒;美国是NTSC制式,30帧/秒。回放可知,多数面部微反应,通常持续3帧到4帧。换句话讲,如果按照25帧每秒的话,算下来也就是6分之一秒到5分之一秒。不知道25分之一的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其次,Lightman的瞬间读脸,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即问对问题,我们研究的术语叫做“有效刺激源”。要想被测试人在接收到刺激信息后会出现明显反应,就是要使刺激源出乎意料之外,或者刺激力度非常强,突破了其心理防备。专业的训练一定要包括3个部分:学会问问题,学会捕捉反应,学会根据内在逻辑过滤、分析微反应所代表的心理状态。

4、只通过学习这部电视剧的话,普通人能够掌握这种本领吗?

不能。只看电视剧只能大概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门心理测试技术。不过,电视剧确实起到了了不起的普及作用。

5、剧中不同人种的表情因为社会环境的原因,普遍比较明显。在中国,因为人种的不同,解读上会不会有很大的差异?

Paul Ekman最伟大的研究成就,就是亲身去新几内亚研究没有开化的原始人聚集部落,验证了人类通用的主要六种情绪的表达方式是共通的,这也是他毕生科研的高峰。他在达尔文的研究基础上,验证了惊、厌、怒、恐、悲、喜六种基础情绪的表达具备跨人种、跨社会的共通性。

我们亚洲人种在情绪比较饱满的时候,流露出来的表情形态与其他人种一样,只不过肌肉运动的幅度,可能略有不同,因为毕竟平常习惯不是这个样子。如果亚洲人试图努力做出跟白种人一样的面部肌肉运动幅度,也是可以做得到的,因为人类的生理结构和肌肉生理功能没有差别。但因为社会文化、习惯的不同,亚洲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确实趋于内敛。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去比较中性或者是没有恶意地去赞扬一个美国人的时候,他不会出现羞涩的样子,他会很坦然的接受,因为他知道这是一种文明交流的规则,也许你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承认我,也许你只是客气一下,无论如何对方都会很坦然的“thank you”、“谢谢你”就好了。但是同样的这种刺激源,用在东方人身上,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而且尤其越在公共场合,这样的刺激源马上会引起东方人的退缩、收敛的反应,源自羞涩或谦虚,然后表达“哪里哪里”,或者“您谬赞了”,或者“您太客气了”。

所以,同样的刺激源,在不同的文化社会里,确实会引发不同的反应,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反应呢,是同一个反应,确实也会代表不同的问题,西方人的扬眉毛,就是他们比较普遍的一种习惯,他的原始表意也确实是自信、坦然,但是因为在那个社会里,大家都具备这样的习惯,所以它的表意已经被削弱了很多,基本上可以被认定为习惯基线。但是在中国人,或者说亚洲人这种内敛的文化区域里,高高的扬起眉毛说话,代表的是一种偏高傲的自信,表意已经不仅仅是坦然了,而是偏强势的自我定位。所以同样的一个动作,在不同的人种和文化里边,表意确实会有所不同。

6、在Ekman的研究中,通过不同纯情绪表情的叠加来拼合现实中的人复杂的情绪表情。这种照片的叠加,对肌肉的运动研究会不会有影响?现实中的复杂表情属于这种简单的纯粹肌肉运动叠加的情况多吗?

Ekman的FACS系统是典型的美式研究风格,就是掰开揉碎,拆解完毕后再进行组合,这样的研究方式只适用于做基础理论研究,用于现实中的测试,肯定是不对的。比如说笑容,颧大肌拉开的时候肯定会对其他肌肉有影响,提口角肌,提上唇肌肯定会随之参与运动,改变形态,但笑容的主导肌肉中(主动运动)只有眼轮匝肌和颧大肌,如果是大笑,还包括下颚的运动。所以,真实的表情并不是每一组肌肉纯粹运动的叠加。直接调动肌肉来拍照片这样的实验方法,只适合做基础研究可以,停留在分析一种饱满的表情结构形态是可以的。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做实际测试,因为实际测试中会出现千差万别的变化。如果死板地切成一块块的,第一很容易观察不到,第二太关注局部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而且,Ekman对面部肌肉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错误,比如他会将眉头上扬等部分主动肌肉,归结为非随意肌。实际上,面部参与表情中的肌肉,绝大多数是骨骼肌,都可以随意运动,只有眼睑中的少量米勒氏肌属于平滑肌,平滑肌是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属于非随意肌。至于将表情分为无意识表情和有意识表情这两大分类,则是更加表面化的分类,让很多读者想不明白“表情到底是否能够控制”这个本质问题。其实,他所指出的绝大多数“无意识表情”,也是可以进行思维型控制而故意做出的表情,不是生理机制决定的,只是常规情况或有效刺激后的本能或习惯反应。

7、LIE TO ME 有没有不靠谱的地方?

LIE TO ME这部剧的核心编剧内容,是基于Ekman的论文和研究成果,这毋庸置疑。Ekman可能本身憋了一口气,因此在剧中常见用一些平庸的人来攻击Lightman的“功夫”是伪科学,通过这些弱智的攻击把Lightman塑造成神。

从科研人员角度来看,剧中还是有非常多的破绽。比如说第一季的第一集,其实是非常精彩的一集,很震撼,但是也有很低级的错误。

第一,开篇时,如果在中国,审问投放炸弹的嫌疑人时,嫌疑人根本不会出现翘起上唇的表情,或者单肩抖动,最多只是眼球的转动。

第二,当Lightman尝试真实炸弹存放的地点信息做刺激后,剧中认为嫌疑人的那个表情是SCORN(轻蔑),原因是有上唇提升。但这个判断太局部了,只依据犯人上唇提起,加鼻唇沟的产生,就得出了轻蔑的判断;却没有同时注意到眉毛是皱紧的,眼睑上缘和眉毛之间的距离非常短,上半张脸加下半张脸的表情形态是一个X形,这实际上是典型的愤怒。

从情绪表意的理论上讲,刺激源信息为“炸弹放在A地”,被测表现出轻蔑(SCORN),无论如何也不能得出结论是A地就是真实地点。比如,如果我说“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发明的”,每一个受过常规教育的中国人都会很轻蔑,因为轻蔑情绪的表意是“否定”。按照【轻蔑=否定】这个逻辑,剧中的判断就不通了(相信很多人看到后也不理解,为什么SCORN就是猜对了呢?)。

正确的判断逻辑应该是,刺激源信息为“炸弹放在A地”,被测表现出愤怒,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是A地就是真实地点。因为愤怒源自于威胁,会引发攻击欲望。刺激源猜的A点信息,威胁到了他投放炸弹这件事(可能失败,他会被认定为有罪),因而产生愤怒,这才是正确的判断逻辑。

第一集中还有一个精彩的桥段,就是Lightman测试那个涉嫌谋杀老师的小孩的时候,先问跑步的最好成绩,让被测回忆,观察反应(眼球的移动);再问最近一次跑步大腿的感觉,让被测回忆,观察反应(眼球的移动),这两个问题都是无压力问题,可以用于确定被测的习惯基线(回忆时眼球向其左侧转动);再问被警察抓到时奔跑的感觉时,被测没有回忆,直接盯着Lightman给出答案,就可以判断是明显说谎。因此,这个过程非常精彩,有确立基线的方法,有提问的组合方式,有根据违背基线的异动来判断说谎的正确逻辑,非常好。但即使是这样,剧中还是有致命的漏洞:正常人回忆时眼球不会转到侧向的极端,正常人普遍是转到四分之一眼睛的水平宽度。当然,这种极端的转动,也可能是镜头语言的需要,但确实不是实际测试的常规表现。

因此,LIE TO ME仅仅是一部有技术含量的电视剧,可以普及知识,但决不能用来做科研参考,甚至是生搬硬套。

8、LIE TO ME前面的信息量很大,后面很水,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Ekman的科研打底出了问题,不够后面剧集用?

根据他的著作和论文来判断(很多人知道并读过其中的两本,一本《情绪的解析》,一本《说谎》),Ekman的研究成果基本在第一季中已经表现完了,从第二季开始就很勉强了,确实可能是不够后面用的了。

如前所述,Ekman的研究生涯中,最伟大的功绩就是做了基础理论的研究,最大的成就是六种情绪和表情的共通性。但就使用微表情来进行判谎这个研究方向而言,他的实验量不是同期学者中最大的,学术规范不是最严谨的。

在中国大陆,他的最有名的一本书是《说谎》(Telling Lies)。仔细读过这本书的话,就会发现他的这本书的内容,比前期的成名著作《情绪的解析》要散乱,更偏概念化,不够实在。而同时期,英国学者Aldert Vrij(阿德顿·维吉)的一本书叫《说谎心理学》,把近30年跟说谎有关的心理学研究、实验结论都会总在这本书里面。印象中(没有仔细统计过),Ekman研究的东西大概能够占到书中的十五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所以他对判断说谎这个方向的研究实际上比较有限。不论是其团队宣称的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限制,还是其他的原因,我们在其著作中只看到了有限的几项实验,鲜有实际测试的数据和结果记载。

9、剧中不止一次表现了测谎仪机器来测人有很大的漏洞,但是现在Ekman的团队研究方向,也已经由人测人变到由计算机分析表情,这是不是又陷入到了一个悖论?

一定要有设备数据,否则就是伪科学,这是当前的主流科研观点。现在凡是在美国读心理学的人,都坚信没有论文的观点就是假的或者错的。这的确是“科学”的本质要求,凭空想象和胡扯的都不会被发表,一定要有数据,这个数据还不能是人工数据,最好是有大型仪器设备直接产生出来的数据,这样的论文才会被人信服。因为科学的本质就是可验证、可重复的认知总结。在美国的科研生态圈儿里,不这么干就没有生存的机会。所以美国整个社会的科研氛围就是遵循这样的规则,Ekman和他的团队只能走设备路线。据我们与美国宝洁公司总部的行为心理学科研团队进行交流的情况来看,也的确如此,没有(英文)论文的研究,都不能算是研究。

但是另一方面,确实要客观的看到,人工分析和机器分析各有所长,互相不能替代。

软件分析确实准确。比如说,软件可以设定基线参数,在设定的参数区间范围内的变化都属于基线反应,如果眉毛的眉头到眉梢的连线角度超过了这个区间范围就一定会被仪器精准得抓到,并且能够判断出角度差别的大小来判断眉毛形态变化的大小,从而推导出情绪的饱满程度。没有问题,非常棒!

但是,软件分析会有自己不适用的情境,尤其是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第一,要保证被测不能大幅运动,剧烈的摇头、点头、晃动的同时出现的微表情,很难被准确的分析到,因为干扰因素太多了。如果摄像机捕捉到的人脸有异常变化,假如角度扭转了之后,就会给软件分析造成非常大的困难。至少要在做基线参数设定的时候,就要把这些可能的情况都输进去,非常容易出现错误。所以怎样保证人不动,素材源的清晰干净,是一个问题。第二,一旦有了严格的要求,被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抑制,不管兴奋的还是消极的,所以他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最自然的东西。人工分析就会避免这样的情况。双方可以很随性的交流。人工分析中,不太过分的大幅运动时出现的种种变化形态,是不会逃脱人的眼睛的。摄像机拍到所有随性的变化,后期回放的时候,人可以分析,软件很难。

然而,人工分析,最关键的因素是实施测试和分析的那个人。哪怕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概念上可以保证分析质量的人,理论上还是一个具有主观意识的人,还可能受到疾病、情绪、知识面、感情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人,这样的分析主体,确实不符合“科学”的要求。因此,仅仅从这个角度讲,微反应分析的结论,也不能用于决定其他人的命运,最多就是查找心理痕迹,挖掘有价值的线索,帮助获取物证。

因此可以总结为:搞科研,人工的数据不行,因为不符合科研的规范;实际测试,机器不行,因为它不具备适应能力和灵活交流的能力。在真正的测试过程中,至少要包括:1、情境确认;2、被测背景信息分析;3、测试方案设计(根据1和2设计刺激源);4、实施测试(包括按照既定方案和根据交流灵活互动);5、捕捉微反应;6、过滤和分析微反应的心理映射;7、结合情境、被测试人、刺激源与微反应四个方面的内容,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判断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机器,只能参与5和6。

10、《LIE TO ME》的被砍,是因为失去了粉丝,还是因为编剧太难?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编剧的难度确实很大,编出来的东西逐渐失去了最吸引人的技术含量和知识,粉丝当然也就会少了。一部没有新鲜知识的普通造神剧,确实不太会吸引人。前车之鉴很多啊,《越狱》(Prison Break)第一季的惊艳,到第四季的沉沦;《超能英雄》(Heroes)第一季的神奇和诱人,到后来的拖沓矜持,都体现了同一个问题:编不下去了。你可以假设一下,后面还能怎样来继续塑造lightman的神奇之处呢?他这个人的角色本身就处在一个平台期了,不会再有努力地提高或者明显地降低,要想继续保证这部剧的话,只能案情很精彩。可是编案情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情,难度更大。同期有部美剧叫《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至今已经接近完成了六季,仍然非常精彩。BAU的人,就是行为分析小组的人,用的技术每集都一样,但是每集剧情不一样,所以每集都很好看。这些剧情每一集都基于真实案例改编,所以不缺素材,用丰富的案子来表现科学的心理侧写过程,每一集都会有不同的亮点。这就是《LIE TO ME》巨大的缺陷,因为Ekman使用微表情进行实际测试的量非常小,实验量也不多,必然会遭遇到编剧无力的尴尬。

所以,停了也很好,至少粉丝的心里都会记住一位神一样的人物,Dr. Lightman。LIE TO ME,再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言论及责任仅代表个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Discuz! X3 系统驱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